喜得炭火燒三明治
| BRANDING IDENTITY DESIGN 品牌識別設計 |
Date | 2020
Client | 喜得炭火燒三明治
Design Studio |無介設計整合制作所
Art Director | Oli Syu
Design | Becky Yue
Marcom | Zoey Hung
今天HITO HITO 一下!!
一咖爐灶炭火三明治超過一甲子歲月,是陪伴我們成長的傳統早餐!
「喜得炭火燒三明治」以品牌特色發想延伸吉祥物吐司炭炭。
讓品牌形象在消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記憶。
具有時代意義的台味炭火燒三明治,經過再塑造與現在對台灣傳統文化較陌生的年輕人,重新產生連結,吸引新世代了解台灣的飲食文化,不僅收買念舊的胃,也成為年輕人樂於嘗試的新味。
✹ 此版本為概念版 · 並非最終使用版本✹

















從「吃飯皇帝大」的俗諺到最常見的問候語「吃飽了嗎?」
這些生活日常「食事」,維繫台灣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建構文化的關鍵。
早期,臺灣人傾向把溫馨熱鬧的家庭聚餐,看成生活幸福和諧的表徵。
所以問候對方「呷飽未」,是為了要家庭維繫感情的重心所在。
品牌以傳遞老口味的人情、溫度,炭火香的吐司為主軸,
經過塑造,翻完台式復古元素,作為品牌輔助圖形。
最經典不敗的磨石子、兒時記憶中阿嬤家的壓花玻璃、台灣老式建築的代表鐵花窗、復古紅磚、台灣早期傳統工藝代表竹編和籐編以及繽紛色彩和圖騰搭配,早期隨處可見的復古花磚。
傳承了美好的記憶與溫度,也接續一個時代的脈絡與故事。
使用孔版印刷視覺效果設計出錯版錯位、摩擦掉色的油墨、上色不均等不完美且預料不能的復古印刷感。 孔版印刷最大的魅力在於獨一無二的視覺效果。
品牌標誌邊緣加上毛邊效果,視覺呈現出鋸齒狀不規則的手感,保留早期復古印刷的細膩巧思讓整體 不會太生硬,且含有微妙差別,提升整體細節。
標準字以明體為基底加上早期具復古台灣味的鐵皮空心字概念以及細節,
新時代與舊時代的結合散發 一種獨特的新式台味。
喜得炭火燒三明治的吉祥物炭精靈在完整的規劃下,保留舊有核心延續精神, 重新思索品牌對市場和客戶變化的反應方式,策劃出新塑造品牌。 以品牌特色發想出的具特色之吉祥物吐司炭炭。
讓品牌形象在消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並讓消費者對於品牌體驗產生好感,並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用感性的方式行銷品牌,提升品牌形象,創造更大的商業效益, 就是打造代言人的目的和其價值所在。